防爆摄像机一般都是应用在一些十分危险的场所中,我国对危险场所在防爆等级定义中很清晰,就是指由于存在着易燃易爆性气体、蒸气、液体、可燃性粉尘或者可燃性纤维等各种类似物品、气体而具有引起火灾或者爆炸危险的场所。典型的危险场所,如石油化工行业中爆炸性物质的生产、加工和贮存过程中所形成的环境、煤矿井下(由于煤层中不断渗透出的甲烷气体而形成的工作环境)、高危化学气体仓库等等。
纵观视频监控市场的方向,DVR在视频监控从模拟向数字化发展的进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可以说,DVR开创了数字监控时代。而随着视频监控网络化的兴起,NVR开始兴起,并被称之为DVR的替代者。但是时至今日,视频监控市场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的线性发展,不仅前段的防爆摄像机,而且中后端的存储和处理单元都呈现出日新月异的突飞猛进,尤其从标清到高清,从简单的视频监控到视频智能分析处理。
此外,众所周知,高清的图像更清晰、细节更明显、监控准效果也更好,但是高清监控所带来的海量高清数据的传输、存储以及分析处理不仅对整个监控系统的产品技术应用要求更高,而且系统成本的压力也十分巨大。这些都成为高清、智能监控大规模普及的重大市场障碍。
在日常生活中防爆摄像机可以防止爆炸吗?下面就从爆炸产生的环境说起,一一给大家分析。
其实产生“爆炸”和产生“燃烧”所需要素差不多,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可能发生:第一,要有助燃性物质,主要是空气中的氧气;第二,必须存在爆炸性物质或可燃性物质;第三,就是还要存在引燃源(如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等),它提供点燃混合物所必需的能量。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存在,才有发生爆炸的可能性。 注意,是同时满足3个条件,缺一不可。
防爆摄像机顾名思义就是可以防止爆炸。但很多工程商拿着普通防暴摄像机很确切地告诉采购商,摄像机用的电源是弱电12V,不会起火和发生爆炸,单单从这里判断的话,可以肯定他对“爆炸”所应具备的条件不是十分了解。电源仅仅是其中一个因素而已。
而在一般的矿井中,前两个条件基本具备,第三个条件,就来自工程商介绍的摄像机,因为普通摄像机的密封性能不可能阻止可燃气体进入机体,而普通摄像机的电子元器件在正常工作时,都有可能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于是遇到进入机壳的可燃气体,这样安装的摄像机不但起不到安全的初衷。防爆摄像机,功能等各方面和普通的摄像机是相同的,不同的在于,防爆摄像机的外壳是防爆的, 可以阻止可燃气体进入机体,从而不会使爆炸的满足条件产生。
目前市场上防爆摄像机最常见的是一种“隔爆型”防爆型式,“隔爆型”防爆型式防爆摄像机是把摄像机可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部件全部封闭在一个外壳内,其外壳能够承受通过外壳任何接合面或结构间隙,渗透到外壳内部的可燃性混合物在内部爆炸而不损坏,并且不会引起外部由一种、多种气体或蒸气形成的爆炸性环境的点燃,简单说防爆摄像机能把引起爆炸的其他完全隔离,防止爆炸产生。把摄像机可能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零部件均放入隔爆外壳内,隔爆外壳使摄像机内部空间与周围的环境隔开。隔爆外壳存在间隙,因电气设备呼吸作用和气体渗透作用,使内部可能存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当其发生爆炸时,外壳可以承受产生的爆炸压力而不损坏,同时外壳结构间隙可冷却火焰、降低火焰传播速度或终止加速链,使火焰或危险的火焰生成物不能穿越隔爆间隙点燃外部爆炸性环境,从而达到隔爆目的,于是许多以生产这种隔爆外壳为主安防企业。这也是防爆摄像机和普通摄像机的最大区别。
而真正的防爆摄像机的制造原理,也无非是为了让以上三个条件不同时具备,才真正起防爆的作用,最早的防爆摄像机,以“本安型”防爆型式为主。
“本安型”是从限制电路中的能量入手,摄像机内部通过可靠的控制电路参数将潜在的火花能量降低到可点燃规定的气体混合物能量以下,导线及元件表面发热温度限制在规定的气体混合物的点燃温度之下。在摄像机内部的所有电路都是由在标准规定条件(包括正常工作和规定的故障条件)下,产生的任何电火花或任何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本质安全电路,由“本安型”摄像机造价比较昂贵,现市场上很少见到。
当然之后还出现过在“正压型”防爆型式,在摄像机内保持持续的空气或充入惰性气体,以限制可燃性混合物通过外壳进入摄像机内部。至于用“浸油型”和“充砂型”防爆型式的摄像机上安防市场也出现过,只是数量极少。
购买防爆摄像机,选山东中煤。